人形機器人行業主要上市公司:(01810.HK);(002472.SZ);(688160.SH);(603728.SH);(300660.SZ);(300969.SZ);(688017.SH);(002896.SZ);(300124.SZ);秦川機床(000837.SZ);(300718.SZ);(002338.SZ);(002747.SZ)等
本文核心數據:中國人形行業產業鏈、中國人形核心零部件價值量分布、中國人形機器人核心零部件國產化空間
準直驅方案有望成為部分關節首選
(相關資料圖)
當前的方案采用的是傳統的剛性驅動器的結構,特點是精度高,但功率密度達不到生物肌肉的水平、抗沖擊性也一般,不太能適應復雜的地理環境。除了剛性驅動器外,還有彈性驅動器、準直驅等方案,控制算法會復雜、精度一般,但安全性和效率顯著提升,其中準直驅方案在一些四足狗、人形機器人方案中使用較多。
相較于剛性驅動器方案(無框力矩電機+減速器+力傳感器+編碼器),準直驅方案多采用直驅電機低減速比的行星減速器磁編碼器,無須昂貴的力傳感器,通過電流環直接實現力控,故適合力控精度要求高、響應快、抗沖擊的場合。目前國外UCLA的機器人Artemis自研四個準直驅模組用于髖關節。
靈巧手有望通過改進傳動與驅動方式提升靈巧度
當前特斯拉的靈巧手采用蝸輪蝸桿欠驅動方案,但靈巧手有更豐富的配置方案。按驅動方式分,涵蓋全驅動欠驅動方案,欠驅動方案使用較多,其電機數量小于關節自由度,系統體積小、質量輕,成本低廉,且具備抗外界沖擊的柔性等優勢;按機械傳動方式分,也可分為連桿、蝸輪蝸桿、滾珠絲桿、帶傳動。
芯片技術的創新和進步推動人形機器人發展
人形機器人需要集成多種傳感器、執行器、計算機視覺、語音識別和控制系統等設備,并且需要進行復雜的運動規劃和控制算法的設計。這些設備和算法都需要計算能力強、功耗低、體積小、集成度高的芯片來實現。因此,芯片作為人形機器人的核心組件,直接決定了機器人的性能和功能。除此之外,芯片還可以通過硬件加速、神經網絡運算等方式來提高機器人的性能和效率,實現更高級別的功能,如人臉識別、語音翻譯、情感分析等。因此,芯片技術的創新和進步,將推動人形機器人行業的發展。
無框力矩電機、減速器和力傳感器將保持高價值量
根據Tesla AI Day的數據,以特斯拉Optimus為例,2023年人形機器人核心零部件價值量排名前三的是無框力矩電機、減速器和力傳感器;而2030年,無框力矩電機價值量占比下降,力傳感器、減速器價值量占比上升,且力傳感器將超過減速器,排名第二,三者合計占比仍超過50%。
人形機器人應用市場將由細分領域突破到通用型
參照自動駕駛,從L1到L3是經歷5年以上迭代的,并且完全自動駕駛L5也仍需時間。人形機器人的成熟也是漸進式,可在細分市場的率先商業化,如工廠生產、安防巡檢、物流配送、服務業引導、救援、軍事等,初期功能單一,后逐步成熟轉為通用型機器人,由Tob轉為Toc,進入家政等市場;更遠的未來,人形機器人有望應用于航天航空領域。
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《》。
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、、、、、、、、、咨詢等解決方案。在招股說明書、公司年度報告等任何公開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內容,需要獲取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正規授權。
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【前瞻經濟學人APP】,還可以與500+經濟學家/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。
責任編輯:Rex_07